新闻动态

王羲之后人巨幅草书真迹出土,足足有2000字,这才是真正的魏晋笔法!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0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“琅琊王氏”是中国书法第一世家,这一家族出了很多顶级大师,几乎每个人都能写出一手好字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王家笔法传承有序,保证了用笔的丰富性和纯正性。王羲之非常重视笔法的“保密”,曾嘱咐儿子王献之“不可示诸友”“千金毋传”。

图片

虽然智永禅师最终还是公开了家传笔法,但毕竟已经隔了七代,而台北故宫近期展出了一巨幅草书真迹,它既出自王羲之后人之手,而且也比智永的字更精妙高古,它就是谢灵运《草书册》。

图片

谢灵运被誉为“江左第一”,他文采风流、书艺绝伦,得到了王家、谢家诸大师的共同传授,他是王羲之的曾外孙,又是谢安的侄孙,得到了两大家族笔法之精髓,宋文帝刘义隆称赞他:“才名盖世,诗书双绝。”

图片

两晋南北朝时期传到今天的墨迹真品少之又少,西晋陆机《平复帖》、东晋王珣《伯远帖》以及刘宋谢安的《草书册》并称“三绝”,相较于《平复帖》以草隶为主,笔法尚不成熟且字迹模糊,《伯远帖》的篇幅短、书写过于随兴,谢灵运这幅字笔法成熟精湛、洋洋洒洒2000余字,内容为自作诗文,值得作为“日课”长期练习。

图片

当代学者邱振中认为,谢灵运风流多才,以情驭笔,他的字既见真正的魏晋笔法,文人气又充盈纸面,作品的格调比王羲之的更胜一筹,而且《草书册》通篇以行草、章草为主,兼收隶书笔意,高古质朴、每个字如仙人跳舞,令人心旷神怡。

此作递藏有序,曾藏于颜延之、米芾、薛绍彭、贾似道、王宠、祝枝山等处,王、祝二人的草书便取法于此,全卷纵约29厘米、横超过2米,洋洋洒洒100余行、总计2000余字,单字大小约2厘米,书写得隽永自然。民国时期被重新发现,上世纪50年代入藏台博。

图片

此作兼有王羲之的清劲、王献之的洒脱、谢安的圆润,更融入章草的古朴笔法,以中锋立骨,顺锋起笔,入纸后圆转起势,收笔时偶作章草的波磔,笔断意连间显节制之美。转折处多圆转绞转,如折钗股有韧性。结字疏宕欹侧,寓巧于拙,字形多取扁方或偏方,形成宽博姿态。欹侧取势,在险绝中求平衡

图片

谢灵运草书妙在将文人的雅与草法的逸完美融合,笔法上摒弃狂躁,结字上拒绝甜熟,墨法上逃离浓艳,看似不温不火,实则“于平淡处见真奇”,以不激不厉、风规自远的气质,将魏晋书法的法度与意趣继承了下来。

图片

如果我们能把这件作品临摹通透,仔细学习其中笔法、结字、章法等技巧,草书自然超凡脱俗。

图片

而今,我们将谢灵运《草书册》进行了超高清1:1复制,见此作如见原作,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,便于您临摹和欣赏。如果您感兴趣,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!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